首页 资讯 正文
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黑龙江:做好耕地“土”文章

体育正文 188 0
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黑龙江:做好耕地“土”文章
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黑龙江:做好耕地“土”文章

央广网哈尔滨6月25日消息(记者李雪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叶皓锋)“你看,今年这(zhè)玉米长得多好!”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第八管理区(guǎnlǐqū)的大田里,玉米已经长到快一米高,种植户梁凯对今年玉米的长势十分满意(shífēnmǎnyì)。 玉米长势良好(央广(yāngguǎng)网发 李春 摄) 过去,这里流传着一句“旱时(hànshí)硬邦邦、涝时水汪汪”, 说的(de)就是八五二分公司的白浆土(báijiāngtǔ)土质。白浆土是一种障碍型土壤,最大特点是厚重坚硬,阻断了作物根系下扎、营养和水分上下交流,极易发生旱涝灾害。而这种土质占(zhàn)了八五二分公司110万亩(wànmǔ)耕地的30%左右。 “我们有针对性地在这个(zhègè)管理区进行了蓄水排涝技术大面积示范,距离(jùlí)地表深40厘米以上,形成超深松沟和立体(lìtǐ)孔道,与深松技术相结合,构建立体网状输水通道,地表水有效地通过孔道渗到地下(dìxià)排出沟体外,从而提高抗灾能力。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介绍道,“尽管今年前期八五(bāwǔ)二经历了20多天的连续降雨,但现在看来,治理后的抗涝(kànglào)效果十分明显。” 蓄水排涝技术(央广网发 田立彬(tiánlìbīn) 摄) 近年来,八五二(èr)与多家院企合作,开展白浆土改良项目,形成了一套可复制、可推广(tuīguǎng)的(de)综合改良技术模式。这套以心土混层(hùncéng)、心土培肥、蓄水排涝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模式,推广面积达到了15万亩。通过该项目的不断深入(bùduànshēnrù)实施,两年间示范区的土壤通气、透水性都得到了有效改善,玉米和大豆增产5%以上。 土样留存(央广网发(wǎngfā) 田立彬 摄) “预计(yùjì)我们将(jiāng)通过五年的项目实施,实现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.3%-0.5%个单位(dānwèi),土壤通气透水能力增加一个数量级,土壤耕层厚度增加到25厘米以上(yǐshàng),白浆层硬度降低到2兆(zhào)帕以下,耕地质量提高1个等级,作物产量增加15%以上,辐射面积达300万亩以上。”八五二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洪志说。 鸭子在稻田中嬉戏(央广网发(wǎngfā) 李晟 摄) 在八五二分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改良白浆土取得显著成效的(de)同时,200多公里外的普阳农场正探索着另一种保护(bǎohù)黑土地的生态路径。 在普阳农场有限公司第五(dìwǔ)管理区种植户赵龙所承包的(de)耕地内,百余只“生态鸭”正在田间自由觅食、嬉戏,鸭雏走过之(zhī)处,不仅消除了田间害虫和杂草,其排出的粪肥还成为作物生长的肥料。 “稻田养鸭养好几年了,好处非常多。一是把田间杂草给除掉了,二是地的(de)肥力比较好,再一个现在是硫化氢比较多,鸭子从地里来回穿梭,将(jiāng)这个气体翻出来,再把那个氧气(yǎngqì)输送到土壤里边儿,从而增强了稻子(dàozi)的通光和透氧。”普阳农场种植户赵龙说。 鸭子在稻田中捕食(央广网发 崔岩(cuīyán) 摄) 以鸭(yā)护稻、鸭稻共生。当“生态鸭”游进稻田,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,实现了黑土地保护的同时(tóngshí),提升了稻米的品质和售价。 “鸭子到(dào)中秋节上市,能(néng)产生一部分效益,到水稻收获的(de)时候,鸭稻田的大米要比正常大米至少每斤多卖一块多钱。正常大米三块钱、五块钱一斤(yījīn),我家的鸭稻米最多能卖到六块、七块钱一斤,效益非常可观。”赵龙为记者算了一笔账。 以生态种养推动(tuīdòng)农业生产向绿色高效转型升级。在黑土地保护、粮食(liángshí)产能提升和做强定制农业的推动下,当地把鸭稻、虾稻、蟹稻和鱼稻共作作为有效(yǒuxiào)载体,通过构建生物除虫除草施肥的种养模式,让粮食产能不降的同时,还让黑土地得到保护和滋养(zīyǎng)。 鸭稻田间智能(zhìnéng)监测设备(央广网发 杨倩 摄) “保护黑土地就是保护大粮仓。近年来我们在做到保护性耕作、秸秆粉碎抛洒还田、测土(cètǔ)配方施肥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基础上,还借助智能叶龄(yèlíng)诊断设备的应用,引导种植户精准用肥用药,并大力发展以鸭稻为主的生态种养模式(móshì),通过多年的持续(chíxù)发力,黑土地不仅(bùjǐn)得到了有效保护,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五年前提高了2.3%,真正(zhēnzhèng)实现了在耕种(gēngzhòng)中保护、在保护中耕种。”普阳农场农业发展部总经理李海龙说。 无论是深耕土壤的(de)(de)“立体输水”,还是稻田间跃动的“生态鸭”,都展现着黑土地上的勃勃生机。这些探索,不仅让贫瘠的土壤重焕活力,也(yě)让生态农业的绿色效益惠及千家万户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生态理念的深入实践,这片沃土必将孕育出更(gèng)丰硕的果实,为端(wèiduān)牢“中国饭碗”贡献更多力量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(bàoliào)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(xíngwéi)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黑龙江:做好耕地“土”文章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